反滲透預處理設備設計施工流程
在反滲透給水中不能含有油和脂,因為原水中油和脂的存在均可能會使反滲透膜的芳香聚酰胺活性層在應用過程中發生化學降解,並引起膜性能的退化,同時,油脂在膜表麵上的附著更容易使水中的其它汙染物在膜表麵滯留,從而引起反滲透膜的其它汙染。
1、離子交換軟化
此工藝在係統未選擇投加有機阻垢劑時且原水硬度含量較低及有一定的鋇、鍶離子含量水源時,被經常采用。一般說來,目前此工藝在小型反滲透裝置的預處理係統和用於飲用水淨化的反滲透純淨水製備係統應用最多。
2、石灰軟化輔助投加鎂劑
此工藝在原水碳酸鹽硬度和溶解二氧化矽含量較高的大型反滲透係統中往往被采用。一般說來,該方法可將原水碳酸鹽硬度降低到100mg/l左右,與此同時原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矽含量也可以去除50~60%左右。此工藝在處理水質較差的地表水和工業循環水時應用居多。
3、給水中計量投加阻垢劑
由於該工藝對原水和現場條件的適用性強,實現自動控製容易,裝置運行可靠,故此在大型反滲透係統和原水難溶無機物含量較高的係統中被廣泛采用。
目前在新建的反滲透係統中,投加的阻垢劑多見於國外進口產品,該類阻垢劑的共同特點是稀釋及投加均十分方便,該藥劑對水中的多種難溶物質均具有較高的分散能力,藥劑生產廠商甚至可以保證在R/O濃水係統LSI或S&DSI指數高達+2.5~+3.0時仍不結垢,另外,CaSO4、SrSO4、BaSO4、CaF2的飽和度而因此可以分別擴展2.3、8.0、60、100倍;並且有的阻垢劑與預處理係統中投加絮凝劑兼容。
而在過去國內被作為阻垢劑經常使用的六偏磷酸鈉,由於其具有溶解不便、受溫度影響、不十分穩定、分散能力較差等缺點而正在被逐漸取代。另外,六偏磷酸鈉水解後生成的磷酸根離子和磷酸鹽垢,很可能成為原水中所含有微生物的營養劑,從而促進了微生物在反滲透係統內繁衍,這也是六偏磷酸鈉正在被用戶逐漸棄用的原因之一。無論是選用哪一種阻垢劑,在應用時應特別注意其濃水係統中LSI和S&DSI值的控製,保證係統安全運行。
弱酸型陽離子交換脫堿軟化:該法在原水含鹽量較高和堿度成分高(占陰離子含量70%以上時)的大型反滲透係統中應用居多。但經過此工藝處理後,被處理水PH值較低(4~5),這樣往往會由於反滲透係統的無機酸透過量增加,而使反滲透係統脫鹽率較低;即便再對脫碳後的被處理水進行調節PH值處理或采用不脫除二氧化碳的工藝,其脫鹽率也無法達到原來較為理想的水平。盡管如此,該工藝在高鹽量、高堿度的水質條件情況下還是得到了較多的應用。
本站:武漢鑫膜水處理 部分文章係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係,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隻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谘詢熱線